欢迎光临安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今天是
【高考研讨会交流论文】因材施教 化繁为简
添加者:whsdzx 添加日期:2015-07-02 10:52:57
因材施教   化繁为简
                           ——简谈高考复习思维突破
安师大二附中    方海亭
    2015年的高考迫在眉睫,全国各地的师生早已经拉开题海战术,无数教师夙兴夜寐,为了在这场无烟的战争中,让自己的学生拥有主动权,将自己多年的经验理论、答题技巧等汇编成册,不断让学生抄写、背诵,可怜天下老师心,但是我们做老师的要换位思考,学生不仅仅学习语文一门课,所以,我想即使是高考复习我们仍然可以将知识点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学生基础很薄弱的学校,本身综合素质有限,讲太多的理论知识,无疑是构筑空中楼阁还不如因材施教,化繁为简,现就以下几点略谈高考复习:
 一、化繁为简的驱动力
 在“2014安徽试卷评价和第一轮复习”的研讨会上,芜湖市教科所辛卫华老师就特别强调:高考命题人是不固定的,所以我们高三老师要多研究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什么?注重高三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课程改革和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本意也是要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方式,强调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高三面临严峻的高考压力时,将繁芜丛杂的语文理论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而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这些都促使我们要有高三复习化繁为简的意识,尤其是年轻教师,为了获取一桶水,努力汲取一片海洋的知识量,在讲解中,使得师生都负重累累。
 二、化繁为简的知识形态
 认真学习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内容,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试卷内容分为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所以在复习时,我们根据每个知识点的考试要求,化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目标,再结合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和信息卷进行强化,培养答题的能力和答题的规范性,我就“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两方面谈谈自己化繁为简的具体做法:
    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可以给学生这样的六点建议:
    (1)快速通读全文(不求全懂,但求选文中每段的大概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结构上的连接)。
    (2)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话的准确含义,注意作者的态度:赞同、鼓励、倡导的内容。
    (3)快速找出题目中的A\B\C\D选项在文中的具体位置。(答案往往就在该句的前后不远处)
    (4)“不正确”一项比正确的一项相对好答一点(有时第一感觉也很重要),绝对判断往往是错误的,表述委婉,语气和顺常常是正确的。
    (5)社科论文中,关联词常成对的运用,具有确定的意义,也常置陷阱。
    (6)论述复杂的论题(很抽象),可以不去弄懂它。
    当然,这类题目也要学生明确题目中经常出现的八类错因: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混乱、主次颠倒、偷换概念、混淆时间、混淆条件。
    2、古代诗文阅读,让学生养成细审题,明要求,问什么,答什么的好习惯,结合具体典型题目,可以给学生以下七点建议:
  (1)看题目。
    如《书愤》的“愤”感慨忧愤之情,《送杜甫之任蜀州》的“送”表示送别就会有依依不舍、友情、祝福甚至担忧等情感,当然具体是什么还要结合诗境来鉴赏。
  (2)看备注,看作者。
    如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注:张耒(1054~1114),北宋诗人,字文潜,官至起居舍人,世称“张右史”。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的迫害,一再被贬黜;晚年居陈州,有“柯山”之号。早年以文章受苏辙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问:1、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怎样的景致?(1分)2、本诗三、四句托物言志,暗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在答第二问时,必须结合人物备注分析“在迎风飘动的桐叶声里,“有声”一词写出了他的奋斗和甘于清贫的抗争,表现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汇总答案为:用梧桐残叶迎风尚能发出声响,来书写“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服老)的胸怀与抱负。
  (3)捕捉形象。
    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①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②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景物形象:①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②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如: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边。一川;是为一片,遍地。朱塔;红色的宝塔。这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春天来了,南浦平披上了绿装,大地焕然一新。只有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两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后只有石桥、朱塔与诗人为伴。想到这诗人黯然神伤。而诗中的“石桥”和“朱塔”可以捕捉到诗人与朋友的友谊正如这石桥和朱塔长久相依,而他们分开之后,这些又成为睹物思人的物象。古人用“杨柳”、“杨花”或“柳絮”表达离愁别绪,好友送别,“春草 ”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古诗中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老师整理好,同样坚持化繁为简。
  (4)体意境。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5)抓关键字: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详加分辨。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日色冷青松”;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具体说来,可关注以下几点:
    ●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可见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①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②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③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6)看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很多,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比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反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抒情、言志、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精、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 、衬托、用典、象征等。
  (7)明感情。
    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主要是:传统士大夫的人生思想和情怀。他们的思想情怀的哲学支撑主要是:儒、道、禅和中国式的东方哲学。所以主要概括为:
  ●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当然,训练是教育的主线,理论必须与实践结合才会牢固,一定要形成讲、练、反思总结的复习模式。
三、教师当好指挥官
    假定学生面对的每一道题,都是在进行一场智慧的演绎,那么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演练中当好指挥官的角色,认真的分析问题,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在已有的化繁为简的理论基础下不断的模拟、分析、演练、归纳、总结、积累经验。如主观题可以形成一般简单的答题模式:
    审题→明确题目显性(如字数)或隐形(如简洁)的要求→回忆考查知识要素(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可以给学生归纳高考现代文阅读“作用题”归类及备考提示)→在草稿纸上快速拟答题思路和答题要点→根据分数值组织答案(注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捷径,因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有限性,尽量让知识化繁为简,努力让他们爱上语文,把学语文当做一种习惯,教授他们能理解、能接受的知识体系,把讲练结合起来,把阅读兴趣化起来,一个好阅读,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厌恶语文的孩子,就不怕他学不好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安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