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今天是
【高考研讨交流论文】如何提高高考生物选择题应答技巧
添加者:whsdzx 添加日期:2015-07-02 10:50:40
如何提高高考生物选择题应答技巧
                                                                           安师大二附中    孟旭
摘要:针对日趋变化的高考选择题目,不仅要牢固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关键词:审题技巧;题型;方法
 
伴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安徽省高考也单独命题,生物学科在高考理科综合中所占的比值也越来越高,选择题目也有原先的30分提升到36分。要想赢得高考,拿下选择题目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要解答好生物试题,只是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只有掌握了这些解题技巧,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轻松赢得高考!下面我就高考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谈谈自己的心得。
 审题的方法与技巧
一、避免思维定式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出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学生平时已做过的试题、接触过的某些提法稍作更动后列出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类试题,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势的错误。
二、避免概念混淆   
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择中由于设置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为障碍,如果没有试题中会存在易混淆的概念的这种意识,或者审题不仔细,就会导致无法得出答案。因此要避免概念混淆,一是要建立试题中可能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识,二是审题时要仔细,注意发现易混淆的概念。
   三、排除迷惑条件   
   有的试题中列出的条件不采用则罢,用了反而容易使解题误入歧途,得出不正确的答案。这类条件就叫做迷惑条件。"排除迷惑条件"就是指在审题时,认真仔细地将题干中的迷惑条件找到,并予以舍弃的一种审题方法。
四、找出隐藏条件   
    “找出隐藏条件”是指在解答有些试题时,既要注意发现题干中列出的显而无用的迷惑条件,予以排除;又要善于发掘出藏于题干之中未显露出来的必要条件的一种审题方法。需要用“找出隐藏条件”审题的试题与需要用“排除迷惑条件”审题的试题的区别。
 
高考中经常会出现下列几种题型:
 
一、概念原理题目
例1.(2008年山东高考题)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解析:此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和三大营养物质检测相关知识,通过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可以推断出其成分中有蛋白质,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可以推断出其成分中有还原糖,综合起来细胞膜的成分就只有糖蛋白了,答案选C。其中关键词是加双缩脲试剂显紫色;加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这是对教材三大营养物质检测实验的考查,也综合考察了细胞膜的成分。要抓住关键词,仔细分析组合就可以了。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准确掌握课本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概念原理题目要注意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分析,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复习时要及时整理笔记,尤其是一些亦混淆的概念,可以单独分类比较。
二、是非判断题目
例2.(2008年山东高考题)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转变成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类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多种细胞
B、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C、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解析:此题考查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知识,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其细胞形态和功能都与其它体细胞不同,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但是遗传物质都是一样的,之所以形态结构不同是因为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分化过程中,基因不会丢失。所以答案选A。此题考查教材中两种基本概念的辨析,这就要求在实际复习时要回归课本,基础知识要掌握的扎实。要注意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好复习过程中通过列表比较;同时平时注意积累相关概念的辨析。
三、图像题目
例3(2007全国理综卷).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此题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电荷分布情况及动作电位引起局部电流的方向,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静息电位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是内负外正,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是内正外负,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答案选C。做这类题目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图像图形,寻找错误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关键部分,然后再用排除法做即可。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复习时多注重对图像的理解和记忆训练,要求学生们能准确画出教材中大纲要求的各种图像。要注意图像的内涵和外延,要找出与图形有关的知识点,联系图像应用。
四、坐标曲线题
例4.(2007北京高考卷)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羞异的原因是温度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解析:对于此题考查的曲线,我们首先应该看清横坐标表示的是光照强度,纵坐标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强度。曲线的含义即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的变化情况。逐一分析判断,在bc段III曲线是水平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变,此题选D。解此种题目一定要注意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含义及曲线的含义,然后逐项推理排除。
五、表格题目
例5.(2007北京高考理综卷)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年龄(岁) 甲(百万) 乙(百万)
≥70 1.9 17.8
60~69 2.7 15.4
50~59 3.8 21.6
40~49 6.5 38.4
30~39 9.7 39.6
20~29 13.8 36.2
10~19 17.4 37.6
0~9 29.7 38.4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解析:此题表格左栏表示年龄阶段,右栏表示甲乙两个国家人口分布情况,甲国家人口年龄组成30岁以下的占比例比较高,其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乙国家年龄组成50岁以下的每个年龄阶段的人口数量分布比较均匀,数量比较多。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此题选B。在复习时多注意重点名词的区分,相关题型的专项练习,注意对教材重点概念的理解。注意解决与实验相关的结果数据问题,常用比较的方法来处理,思考从多方面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六、信息题目
例6.(2008山东理综卷)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解析:题目信息告诉我们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的作用和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的效果是一样,都会使花发育异常,由此可以用排除法来解决此题。答案选:D。此题让信息结合判断来处理,综合分析信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复习时多注重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在通过阅读资料的时候,获取题干有用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平时多注重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尤其是社会热点和最新新闻报道的高科技等。
高考选择题常用的方法:
1、直选法:直接依据题意问题信息推导出答案,此法适用于解概念原理题。此类题目题干经常会出现“某某是?”的问题。
2、排除法:首先分析题意与选项的联系,然后逐个分析选项,确定选项对错,此法适用于是非判断题。此类题目经常会出现诸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或“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的问题。
3、推理法:①正推法:根据题目不同信息,得出几个结论,再综合分析得出答案。②逆推法:正向思维要选出正确选项而又无法确定时,可逆向选择,通过排除所有不符合题意的较易判断的选项,而推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就叫逆向排除推理法。③假设反证法:当前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时,可以先假设选项成立,再找出反例来排除选项,最后得出答案。
4、比较法:寻找题目主干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储备来比较。寻找异同,从而排除选项。比如2008年山东高考理综第4题比较胚胎干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异同。常用于表格题,是非判断题。
5、图文转换法法:把题目中文字转换成图像辅助解题。比如关于有丝分裂的题目,经常需要画出某时期的的图像辅助解题。常用于图表图像题。
6、计算法:直接依据题意计算得出结果。经常用在解遗传概率题,能量传递效率等题目中。
    综合解题法:综合上述几种方法解决难题。
最后要说明一点,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适合自己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这还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方法的熟练应用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去巩固,同时更需要坚实的基础知识做后盾,没有好的知识储备再好方法也无法熟练应用。
参考文献
[1] 2008年山东高考题
[2] 2007北京高考理综卷
[3] 2007全国理综卷
安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