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今天是
刘星雨历史学习论文《千年追梦——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添加者:whsdzx 添加日期:2014-09-11 09:21:34
****芜湖市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评论文****
千 年 追 梦
—一探寻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之路
芜湖事达中学高一(5)班    刘星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需求获得满足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民族复兴的渴望。“中国梦”这个词应时代而生。我最早知道“中国梦”这个词是在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但当时并未产生多么大的轰动。直到2013年3月17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自己的就任宣言。在将近25分钟的讲话里,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从此,“中国梦”这个词像魔棒一样凝聚起整个民族每一个中国儿女的梦想。我们这一代是时代的宠儿,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的国家。从一出生起我们就被家长们捧在手心。没有像先辈那样经历过大的挫折和磨难,也没有那么强的民族危机感,但并不表示我们没有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实,“中国梦”这个概念虽然出现的晚,但这个复兴中华民族的意识很早就已经扎根在我们先人的心中。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多少先辈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正是有了他们,华夏民族才得以发展,一步步走向民族复兴。
一、古代梦之源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古代文明一直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中华民族不曾中断的历史文化也让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每一次发现、发明,都令世界为之震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闪耀的瑰宝,更加推动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也正是有了这些文明的发展,让人们有了独立的思想,对民族有了更高的期望。“中国梦”也随之诞生。 
    中国民族从原始社会慢慢走进奴隶制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个古老民族团结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政治、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步入了封建社会。百姓长期经受战乱的折磨,苦不堪言,对民族统一也有了更深的向往。在那时人们就提出了“大同”思想 ,即天下为公。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主张恢复周礼,实现大一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则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恢复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状态。
    东汉末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勾勒出了三分天下有其一,最终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此后他一生为完成这一蓝图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与诸葛亮同时代的曹操面对东汉末年“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社会现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立志要结束割据混乱的局面,实现统一。尽管曹操、诸葛亮代表的立场不同,但结束战乱,实现天下统一的梦想,让每一个老百姓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的愿望是一致的。可见,在这个时期,中国梦的雏形便已开始逐渐形成。
南宋时期,坚持抗金收复失地的名将岳飞用生命捍卫民族的主权和人民的安全。建康失陷时岳飞的部下有不少叛逃者,他知道后,慷慨陈词道:“我辈……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哉!建康,江左形胜之地,使胡虏盗据,何以立国?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辄出此门者斩!”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尽管最后被昏庸的统治者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但是维护民族统一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精神和梦想被后人传承。
当然,民族梦想不仅仅属于这些轰轰烈烈的人,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这种梦想既体现文人士大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宏伟抱负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还有来自下层人民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均贫富、等贵贱”、“均田免粮”的理想诉求。
这些中国人的梦,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渴望和平安宁、追求幸福生活的实质是一致的。他们是古时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大同”梦想的代表。他们为了实现梦想付出和牺牲了很多。尽管这个梦都没有实现,但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对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二、近代梦之殇
到了近代,当世界各国在蒸汽机的隆隆声中驶进工业社会时,中华民族却陷入了危难之中。1840年,最先步入工业国家的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伴随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列强侵略的步步紧逼,中华民族在灾难的深渊中日益沉沦,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从此,中国各阶层中的仁人志士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奴役和压迫,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成为近代中华儿女的梦想。
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中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场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带有一定的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色彩,拉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这场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四有二无”的理想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尽管未能实现,但鼓舞和启发了更多的国人投身于反清革命运动,也引发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
晚清实力派人物李鸿章、张之洞等为挽救清政府,发动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由于引进了机器生产和西方的技术等,中国的近代化已经拉开了序幕。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东南沿海等地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在此之后,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发起一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第一次将学习政治制度提上改革日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尽管这场运动只持续了一百零三天,但这是中国近代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资产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标志了中国梦的发展。(参考《百度文库——戊戌变法》)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1905年由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通过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随后孙中山又将其阐述为三民主义,作为反清革命的斗争纲领,“起共和而终帝制”。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进步的法令,3月11日,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考《百度文库——孙中山》。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民族独立崛起的梦想日益体现。
但辛亥革命最后的胜利果实给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并没有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生活,反而倒行逆施,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等人为捍卫民主共和成果继续展开斗争。中国的无产阶级队伍也开始不断壮大,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她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开始站了起来,不再是任人欺负的“东亚病夫”。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数千年来的梦想——民族独立与统一。
三、当代梦之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由分裂走向统一,近代民族独立与统一的梦想已经实现,现代的挑战接踵而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梦想,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只是拉开了中国梦的一个序幕。新成立的中华人名共和国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走过弯路,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勇于实践,终于找到了符合国情,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越来越强大,全体中国人也对中国发展有了更高的期望,于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梦想诞生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其次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以后开始,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关于对外开放,邓小平曾对广东省委书记说道:“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过大胆的尝试,深圳经济特区成为“一夜崛起之城”,中国发展制造了深圳速度。在邓小平说的“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激励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现在改革开放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的强国之路,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第五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其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两大理论与邓小平理论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随着中国梦的一步步发展,它终于由一开始的雏形到逐渐发展,到现在真正被人所熟知。在党的十八大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正式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习近平主席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并且他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参考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里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阐述“中国梦”) 现在“中国梦”这个词大家已经都不陌生,但可能只是一个很广泛的了解,可能有人会问“中国梦’究竟是富民梦还是强国梦?其实这二者本质是一样的,国不强,民怎么会富;若民不富,那么国还可以称之为强国吗?“中国梦”是一个国家的梦想,亦是一个民族传承千年的梦想,这些都与我们密不可分,我们也应该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中国梦”的时代意义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这坚定不移的推进了中国梦的发展,符合现代的社会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而“中国梦”恰好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大力发展教育,打击贪官污吏,不妨碍每一个人都拥有不断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这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参考《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五、感悟“中国梦”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历史上那些令我们尊重的英雄人物有很多,他们成功的事例也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都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都为民族的独立做出了贡献,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中国梦”。这是一个国家的梦想,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个梦想才汇聚成了现在的“中国梦”。当家国梦越来越清晰,国家越来越富强、自主的时候。这个梦也悄悄地由“国”向“家”侧重,渐渐变成了想着如何让“国”所获得的利益被老百姓所分享。所以,“中国梦”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国家的梦,还是国家富强之后如何再让老百姓富起来的梦。这是一个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梦想。现在,我们要从先人的肩上接下这沉重的担子,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一份努力。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的成长和生活的条件无疑是非常优越的,不同的成长环境导致我们和长辈们有着不一样的想法,长辈们总是说我们是浮躁轻狂的一代,只会说不会做。但是,我想说我们是敢想敢做的一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着梦想。或许在长辈们的眼中我们的想法有些天真幼稚,但我们不顾他人的眼光,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中国的历史让我们时刻警醒,生活与挫折让我们更加坚强。而这一切都是梦想带给我们的,在我们看似无忧无虑的外表下,也有着为人所不知的梦。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了生活的磨难,我们学会了坚强和保护自己。谁年少不轻狂?又有谁的青春不奋斗?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蜗牛,身上都背着一个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蓝天。在这条路上我们受过伤有过痛,但那又怎样,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应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就让梁启超的期望作为我们青年人不断追寻“中国梦”的时代注脚吧。
 
2014年7月
安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